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

全人治療

我的腫瘤不見了 呂應鐘 著
◎ 楊瓊花
  看完這本書,除了對作者呂應鐘教授之行事,治學認真表示佩服外,更對其罹患癌症後之「全人治療」表示十二萬分的贊同。本來每個人的身體就有各層關卡可防禦外來的各種侵襲,所以老實說,如果能夠每日生活起居正常、飲食均衡、運動有恆,能珍惜所有,心存感激,常保心情愉快,過好每一天,要生病還真不是那麼容易呢!一旦生病,一定是靈、心、身已經不健康、不均衡了。既然生病了,要復原就非得全面性的作調整不可。
  看完這本書,我有幾點感想與建議:
  一、希望健康的人能學習本書中的養生方法,永保健康。我們不是常說「吾日三省吾身」嗎?所以,在健康方面亦請列入反省的項目中,每日是否善待身體?生活起居正常嗎?每天熬夜嗎?運動了嗎?飲食是否均衡?應酬是否太多?每天情緒如何?心情是否愉快?請各位讀者能珍惜健康,別忘了,健康是無價的!
  二、希望不幸罹病者,不要六神無主,把自己嚇壞了。要能效法呂教授,經過鎮靜的思考後,再做最妥善的、「多管其下」的靈、心、身的全人治療。不迷信,不固執,並且注意營養,養精蓄銳,因為病魔會帶來極大的壓力,而這些來自疾病及治療中所產生的壓力,都得利用食物中的成分來舒緩。所以,要多吃東西保持最佳體力,也要將心情盡量「放下」,唯有捨棄一切的煩惱,才能得到健康。別忘了,每個人的力量都有限,天塌下來了,你一個人也頂不了,何不看開呢?
  三、呂教授在書中提到,「健康蔬菜湯」喝了似乎對他的身體來說,太寒了。但我建議所有的人,都應長久地喝「健康蔬菜湯」這種屬於較寒性的食物,除了如呂教授所建議的長時間烹煮,以改變其屬性外,請在喝過蔬菜湯十五分鐘後,喝屬於熱性的「糙米茶(或是麥茶)」,以達到平衡作用。均衡的概念,不但用在食物的種類,也用在食物的屬性上。
  四、誠如呂教授在書中所言,情緒對疾病與癌症的發生與結果,都有強力的影響,希望癌症患者能學習呂教授,以堅信的精神力量、積極的思想,使生活樂觀。不要整天心情鬱卒,否則不僅沒鬥志,也不知該如何保持良好體力,只能整天躺在床上當病人,這樣身體當然會衰弱下去。
  最後,希望癌症患者能效倣呂教授在本書中所述的靈、心、身全方位治療方法,相信你也會跟呂教授一樣,癌症病除,身體健康。那麼,下次就是該你寫「腫瘤不見了」的經驗。
※本文作者為實踐大學食品營養學系教授

興趣

讓何美鄉交出漂亮成績單
蹺課看電影 從未遭責罵 如果孩子做錯事 盼勿施以烙印
本報記者李名揚
從學生物、醫學到公共衛生,在美國、中國大陸、台灣工作,更到賴比瑞亞義診,SARS發生時,到和平醫院最前線抗煞,中央研究員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何美鄉很高興自己「有機會做想做的事」,而且因為有興趣,都能有好成績。
今年五十五歲,讀北一女時就喜歡蹺課看電影,畢業後覺得不適應台灣教育環境,決定出國念大學;幸好當年老師肯定她,沒有為蹺課嚴格處罰,她現在常常在想,教育絕對不要因為孩子做錯一件事就加以烙印,應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事情。
何美鄉是美國印第安那州立大學的醫學博士和哈佛大學的公衛碩士,她說當年內科訓練結束後,想去非洲為國際組織工作,但因沒有落後地區志工經歷,人家嫌她嬌嫩,後來才進入美國疾病管制局工作,還擔任世界衛生組織臨時顧問。
當時中國大陸剛開放,西方人想幫助大陸提升醫療體系,但有文化、語言溝通障礙,何美鄉志願前往,到上海進行疫苗測試,並幫上海醫學院建立病毒實驗室,帶進基本的現代化醫療儀器;她說那時台灣還沒開放國人赴大陸,因此她每次回台都要先到香港把去大陸的那一段消掉。
何美鄉一直把美國當成過境,她說無法想像自己在美國當醫生、買房子過幾十年平靜生活的樣子,「好無聊」,於是她在一九九二年回台灣到中研院工作,繼續從事「好玩」的工作;二○○一年台灣醫界義診團路竹會找她到西非賴比瑞亞義診。
何美鄉閒暇時喜歡讀小說、寫小說,因為那是體會不同生活很好的方式;她覺得現在的學生經常只想到「學什麼能找到最好的工作」,卻沒想到要真正有興趣的工作,才能做得最好,她一直認為自己很幸運,但強調「幸運也許只是另一些元素的排列組合」,是可由自己或父母創造的。
【2004-04-18/聯合報/B8版/教育】

2008年2月5日 星期二

2008新觀念

堅決貫徹: 祝 新的一年好運〝鼠〞不完用不盡~~
1、一個中心:一切以健康為中心。
2、兩個基本點:遇事瀟灑點, 處世糊塗點。
3、三個忘記:忘記年齡,忘記過去,忘記恩怨。
4、四個擁有:無論你有多弱或多強,一定要擁有真正愛你的人,擁有知心朋友,擁有向上的事業,擁有溫暖的住所。
5、五個要:要唱,要跳,要俏,要笑,要苗條。
6、六個不能:不能餓了才吃,不能渴了才喝,不能困了才睡,不能累了才歇,不能病了才檢;不能老了再後悔!
祝你在2008裡有 "鼠"不盡的快樂! "鼠"不盡的收穫! "鼠"不盡的鈔票!
"鼠"不盡的笑容! "鼠"不盡的幸福!"鼠"不盡的美滿生活 !

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

基金經理人 1.2天換1人

【記者許韶芹)】
台灣基金經理人更換速度超快,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,今年10、11兩個月,就有64檔基金更換經理人,今年以來更有超過300基金換操盤手,平均1.2天就有一位基金經理人被換掉!
經理人離職,有的是績效難看,引咎辭職;有的是受不了每天盯盤引發的身心焦慮症;還有操盤成績太好了,隔年就被重金挖角。
國內民眾普遍有「逐明星經理人而居」的現象,去年有操某檔平衡基金的明星經理人跳槽,結果該基金規模一下縮3成。事實上,明星經理人未必是票房保證,觀察2003-2007這5年,每年度基金冠軍王的隔年名次,幾乎都一落千丈。
如果看近5年來每年皆入榜前30名的台股基金,計有元大新主流、富邦價值、富邦高成長、復華高成長、國泰國泰等5檔。這5檔基金5年來,有的經理人只換過2、3位,也有的換過7、8名,但都幫投資人創造穩健績效,因此投資人看到經理人更換頻繁時,不用太緊張,如果背後的研究團隊實力夠堅強,基金也能擁有不錯報酬率。
【2007-12-13/Upaper/10版/理財】

平衡基金 爆清算危機

一窩蜂發行害慘投資人 面臨清算基金有八、九成是股債平衡型
【記者謝偉姝/台北報導】
11月股市大回檔,讓許多基金規模降到了清算的邊緣。這其中有八、九成都是股債兼備的平衡型基金,也有一部分跨國投資海外的基金。清算危機曝露出,投信一窩蜂發同類型基金,一味地對市場喊多,對投資人可能帶來負面影響。
大型銀行理專直指國內投信的幾大問題:第一、基金太多,同質型太高,投資人常搞不清楚,買到不是自己投資屬性的基金;第二、各家投信公司產品太類似,缺乏特色;第三、一味喊多,讓投資人買在高點;第四、績效比不上境外基金,投資人偏好買知名資產管理機構的基金。
很多投資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:想下手買基金,攤開銀行、投信各式各樣的DM,幾乎每家投信都有相類似的基金,只是名字不一樣;又或者同一家投信公司,有很多檔台股基金,分不出哪一檔有什麼不同。此時投資人只好聽銀行理專建議,或者一個自己喜歡的「基金名字」,閉著眼買下去。
平衡型基金的情況也是如此。依照規定,基金規模前30天平均數低於2億元,就得清算,規模在2-3億元的基金,都有被清算的隱憂。
從投信投顧公會10月底統計可以看出來,規模低於3億元的基金,總共有41檔,其中有八成以上為平衡型基金;股債平衡型基金,不管是國內價值型、一般股票型、跨國投資型、模組操作型(依公會分類),加起來也不過77檔。
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證券化基金上。國內證券化基金共有17檔,但次貸風暴所掀起的信用危機,讓先前漲過一波的證券化基金大回檔,投資人大舉贖回。目前市面上已有兩檔證券化基金分別清算與合併。
雖然投信還是看好證券化市場,但光10月一個月,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總規模就掉了71億元,減少逾一成;金融資產證券化基金更嚴重,減少49億元,衰退幅度超過27%。
投信高階主管說,過去低利率環境,給予平衡型基金發展空間,投資人需要股債兼備的平衡型基金,現在低利率環境有所改變,投資股優於債,投資人以股票型基金為主,即使資產要配置債券部位,也寧可自己去酌量買些債券型基金,不會再選擇報酬率遠不及股票型基金的平衡型基金;證券化基金亦然。
但大型銀行理財專員可不這麼認為。從投資人角度來說,一個具備特色的投信公司,發行具有特色且吸引力的基金,並予以維護,適時提供投資人必要的投資判斷資訊,「讓投資人感覺這家投信可靠,即使贖回了,下次還會再回來」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而非琳瑯滿目又同質性高的基金,讓投資人無從下手。
投信另一最大訴求是,專業經理人的資產配置與操作,可以讓投資人分散風險。但,實際情況呢?
11月台股大幅度回檔11.58%,投信操盤績效也全盤皆墨。台大財金系教授邱顯比與李存修在11月基金評論上就說:「188檔台股基金平均單月跌幅14.14%,只有25檔打敗指數,無一檔有正報酬」。投信基金沒有適切避險,回檔幅度比起大盤更深。
「減量發行,但品質從精」。從7月股災重創之後,投資人一波又一波地受傷,已有投信公司從銷售端發現,投資人認賠出場,相對也會將「虧錢」與投信的「品牌」劃上等號,在基金市場已達飽和之際,投信也應該認真思考對投資人的「售後」服務,才是可以確保投信基金規模穩定成長的重要法門。【2007-12-13/經濟日報/B5版/基金平台】